疫情時好時壞,該不該敬酒呢?
指揮中心會下達這命令也是為了大家好! 而在台灣的婚禮習俗中,敬酒是指那幾個環節呢?
簡單的來說,就是
『雙方爸媽和新人一起下來和賓客舉杯致意,感謝大家今天前來祝福』
也就是想要避免人群團團圍繞聚集在一起,因為舉杯肯定是喝酒,喝酒肯定戴不了口罩,加上對談的過程肯定是少不了的
關鍵點小陳哥整理一下
● 小地區群聚
● 沒戴口罩
● 高度的對談
而今年拍攝時,因疫情有部分時期解封採用了下面方式可以給大家參考
1. 採舞台總敬酒雙方長輩及新人致詞感謝,新人和爸媽 再各別至 vip 桌 去感謝一下
2. 不拿酒杯,改用拱手的方式來感謝
3. 口罩的拿下與否全由新人們決定
那就先來說說這陣子沒有逐桌敬酒的畫面及照片量的心得
● 照片量數爆增
● 新人多了完整的快20分鐘的時間可以慢遊在最麻吉和親人桌聊天和招呼
● 多了很多類婚紗拍攝時間
● 小管家不會介入引導快速敬酒,整個過程反而是新人主控時間,畫面更自然了
● 把少掉的敬酒時間拿來做舞台及影片播放抽獎遊戲,互動性也更完整
● 送客時會更歡樂,因為新人親自來和賓客互動過,熱情度會大大上升
● 對好『運』新娘子真的會輕鬆許多,行動也會更安全些
基本上把逐桌敬酒拿掉,拍的照片量和精采度都是直線上升
這當中有個很重要的關鍵字『小管家』好的小管家和帶路線和彈性引導真的會左右互動精采度,記得百年時期的婚攝敬酒小管家帶引導用跑戰場的概念,真的會很恐佈啊
若有不曉得該怎麼安排流程,歡迎直接和小陳哥聊聊,一定可以給你們很多想法和方向的唷!
